如果時間可以倒退重來,不知道Rodney Hood是否會為年輕時的自大與衝動後悔。
這位曾被視為爵士重建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在拒絕4年7000萬合同後,如今已接近無球可打。
本賽季,Hood場均只能得到3.1分1.5籃板,投籃命中率36.9%,均創職業生涯新低。
隨著合同到期,又一次淪為自由球員的他,正在面臨極大的失業風險。
時過境遷,輝煌早已不在。
和四年級場均便接近17分不同,連續大傷後的Hood,現在已徹底淪為普普通通的角色球員。
無論在騎士,拓荒者,暴龍,公鹿還是快艇,他的表現,均遠遠落後於爵士時期。
效力爵士的時候,他是進攻防守組織三不誤的迷你版星海哥。
而離開爵士,Hood直接成了投不進,防不住,還沒控場的雞肋型球員。
無論是季後賽球隊還是擺爛球隊,都瞧不上他,四年時間,連換五支球隊,令人不勝唏噓...
傷病就是這麼可怕,摧毀的不只是球員的身體,還有精神和意志。
早年間看Hood打球,突出一個靈性和穩定,可以在半場各個區域輕松出手得分。
16年爵士打湖人,他上半場攻下30分,其中三分球9投8中,將紫金軍團的防線直接射穿。
同年對陣獨行俠,他在第四節還剩0.8秒的時候,用一記高難度三分絕殺對手。
那時的Hood,被視為爵士未來希望,年紀輕輕就被選入了夢之隊選拔隊,很多人認為,他和海沃德的雙控鋒組合,可以帶領爵士重返豪強行列。
直到傷病侵襲...
Hood總共遇到兩次重傷,一次是跟腱撕裂,一次是手掌骨折。
跟腱嚴重影響了他下肢的爆發力,手掌則是迫使他不得不改變投籃姿勢。
連續受傷,長時間打不上球,導致Hood第二次復出後,心理防線直接崩塌。
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定位和能力,所以進攻端持球總是猶猶豫豫,該投的時候不投,該傳的時候也不傳,數據一落千丈。
這也是為什麼他今年才29歲,卻已經接近打不上球的主要原因。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套道理同樣適用在NBA,一個人不行,後面還有幾百個人等著上位。
Hood連續換了三支球隊都沒證明自己,今年休賽期,大概率也不會再有球員簽約他。
他這種風格的球員,適合去海外聯賽找自信,至少目前來說,NBA真的沒有他的容身之所。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