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名帥John Kundla去世,享年101歲。Kundla率領湖人五次奪取NBA總冠軍,創立了NBA歷史首個王朝,成為了NBA初創期的霸主。那時候的NBA如同許多創辦不久的企業一樣,面對著種種困難,經歷了種種挫折,但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簡陋的條件,擋不住奮發向前的決心。
閒著沒事,我們辦個籃球聯盟吧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誕生於1946年6月6日,初創時名字是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n)。創辦者並非籃球隊的老闆,而是由11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闆們共同發起的,起因是這些場館在沒有冰球比賽的時候大量閒置,這樣空著是浪費資源,辦個籃球聯盟可以讓場館充分利用。
除了避免球館空閒冷場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二戰剛結束不久,人們從戰爭的緊張氣氛中解脫出來,渴望更加輕鬆的生活,尋求更好的放鬆方式,體育因此成為大眾消費的新熱點,老闆們希望通過創辦籃球聯賽迎合這個潮流。
NBA初創時包括塞爾提克和尼克在內共有11支球隊,1946年11月1日,加拿大多倫多楓葉花園體育館,尼克客場68-66戰勝愛斯基摩人,這是NBA歷史首場正式比賽,吸引了7090名觀眾。尼克隊長謝克特曼在快攻中上籃命中,這是NBA歷史首個進球。當時NBA的受歡迎程度遠不能與如今相比,當尼克球員接受入關檢查時,檢查員將他們誤認為冰球隊。當得知這些運動員是打籃球聯賽的,這位檢查員預言道:「我難以想像會有人喜歡你們的比賽,恐怕沒有人會感興趣的。」
「看這樣的比賽不如殺了我」
NBA初創期規則很不完善,其中最尷尬的是進攻沒有時限以及球隊犯規數量沒有限制。在1954年之前,NBA比賽是沒有24秒這個規定的,這就造成了領先一方試圖通過沒完沒了的運球耗費時間,進而取得比賽的勝利,比賽節奏慢得令人昏昏欲睡,比分低得令人瞠目結舌。
1950年11月22日,韋恩堡活塞大戰明尼阿波利斯湖人,兩隊展開了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拖延戰,全場比賽總計8個運動戰進球,最終活塞以19-18險勝湖人。兩隊得分都未能過20,相加才37分,這是NBA不可思議的低分紀錄。
奇葩比賽層出不窮,羅切斯特皇家和印第安納奧林匹克打了一場六加時比賽,之所以比賽耗時這麼久,是因為在每個加時賽中,贏得跳球的一方都運著球耗費時間,等到最後時刻投絕殺。這種比賽模式令主場球迷火冒三丈,紛紛提前退場。
著名籃球媒體人Bill Simmons笑稱,1954年之前的NBA比賽,給球迷的感覺就是「看這樣一場球還不如殺了我」。如果NBA繼續這樣打下去,就等著關門歇業吧,好在救星及時出現。1954年,錫拉丘茲民族的老闆Danny提出了24秒進攻時限方案,Danny經過研究發現,一場精彩的比賽,兩支球隊合計至少要投120次,按照一場球48分鐘計算,每次進攻的時限是24秒。於是,24秒進攻正式出爐,NBA就此告別「拖延症」時代。
NBA面對另一個尷尬是球隊犯規問題,聯盟在初創期沒有對球隊的犯規數量進行限制,於是乎比賽中犯規滿天飛。1952-53賽季,NBA10支球隊有4支場均犯規30次以上,全聯盟場均犯規28.8次,沒比較就沒傷害,NBA2016-17賽季沒有球隊場均犯規超過25次,球隊場均犯規19.9次。
犯規多罰球就多,1952-53賽季,NBA球隊場均罰球35.9次,而NBA諸強在2016-17賽季場均罰球23.1次。可以想像,在那個球隊犯規沒限制的時代,比賽被大量的犯規和罰球充斥,節奏拖沓到令人髮指。球員們一言不合就動手,球場暴力不輸好勇鬥狠的冰球聯賽。
好在NBA知錯就改,對球隊犯規的條款進行了修正,將球隊每節比賽的犯規數限定到6次,超過6次後每次犯規對手都會獲得罰球機會。犯規條款的修改,結合24秒進攻時限,徹底解決了NBA比賽節奏拖沓的弊端,令聯盟的比賽觀賞性提升了一個檔次。
打著石膏建王朝
NBA的首個王朝屬於湖人,當時湖人還在明尼阿波利斯,這支球隊的前身是NBL(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球隊底特律珍寶。1947年,Berg和Morris買下了瀕臨解散的珍寶,將球隊遷到明尼阿波利斯,改名為湖人。
在湖人創立過程中,來自《明尼阿波利斯星論壇》的記者Hartmann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幫助兩位老闆買下球隊並完成搬遷,之後成為湖人招兵買馬的總負責人。不過當時Hartmann在湖人沒有具體職務,因為他不想丟掉記者的工作,所以只能在幕後指揮,每週領取75美元薪水。當時湖人總經理名義上是Max,但實際操控人是Hartmann。
Hartmann為湖人簽下了Kundla教練,這為球隊未來創建王朝在教練方面奠定了基礎。Hartmann在球員方面最成功的運作是得到了當時最好的籃球運動員George Mikan!
雙方的首次談判未能達成共識,Hartmann與Max開車送 Mikan和他的律師前往機場, Mikan要去芝加哥。在途中,坐在副駕駛的Max突然用猶太人的意第緒語和開車的Hartmann說話,Hartmann也是猶太人,能聽懂Max所講的,而 Mikan和他的律師則完全蒙圈。Max告訴Hartmann,故意開錯方向,讓 Mikan趕不上飛機。
Hartmann依計行事,在明尼阿波利斯兜圈子,直到他確定飛往芝加哥的航班已經起飛了,才把車開到機場。 Mikan此時無可奈何,只能在明尼阿波利斯再停留一天。Hartmann和Max利用這一天時間,與 Mikan繼續談判,最終雙方談妥,湖人給 Mikan15000美元年薪,但合同先簽一年,避免長約給球隊帶來經濟壓力。
湖人的投資很快見效, Mikan率領湖人在NBL奪冠。1948年,湖人從NBL轉投NBA。加盟NBA後的第一年,湖人就拿到了總冠軍。那一年總冠軍賽,湖人遭遇了Auerbach指揮的華盛頓國會(Auerbach在執教塞爾提克之前,曾在國會執教三個賽季),系列賽前三場過後,湖人3-0領先, Mikan在首戰和第三場分別砍下42分和35分。
在第四場比賽中,當時已經開始困擾NBA的犯規問題出現了,國會球員在 Mikan突破時下黑手,導致 Mikan摔傷造成腕關節骨折,湖人趁機連贏兩場。第六戰, Mikan打著石膏上場,帶傷作戰貢獻29分,帶領湖人77-56大勝國會,湖人奪取他們在NBA的首個總冠軍。
Kundla運籌帷幄, Mikan如日中天,連續3年加冕得分王,湖人在名帥和名將的帶領下,從1949年開始六年內五奪總冠軍,分別完成一次兩連冠和一次三連冠。NBA歷史首個王朝就此確立,Kundla、 Mikan和那支湖人,成為NBA歷史的豐碑。
坐馬車去紐約
如今NBA球隊去客場,有包機服務。NBA從1997-98賽季開始,與航空公司簽約,球隊所乘坐的飛機,都經過了專業改裝,讓身材高大的球員在機艙內享受更大的空間。以NBA與達美航空的合作為例,達美航空將容納124名乘客的飛機改造成配備54個豪華座椅的球隊專機,座位之間的間隔達到1.5米,保障球員乘坐專機的舒適度。
在NBA初創期,可沒有這麼奢侈的待遇,球隊去客場雖然可以乘坐飛機,但並非專門為球員設計的豪華包機,而是普通航班。「打客場是那時候很困難的一件事,」NBA名帥Bill Fitch說,「我舉個例子,你去紐約打比賽,得先到芝加哥轉機,要趕早班機,通常是早上6點左右。上了飛機,你會看到隊內的兩名中鋒縮在窄小的座位里,膝蓋只能彎曲,都快頂到他們的頭了。你回頭一看,球隊的控衛身邊有一位一直哭鬧的嬰兒,你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思考戰術之類的問題。」
當然,有飛機坐就不錯了,當時球隊去客場大多選擇火車和大巴。為了省錢,時而會出現兩支球隊乘坐同一輛大巴的情況。當年Chamberlain帶隊去錫拉丘茨打比賽,賽後乘大巴回費城,就遇到了兩隊乘一車的情況。Chamberlain習慣坐大巴最後一排過道邊,但他上車後發現座位被佔了,Chamberlain和坐在那個位置的球員發生了衝突。Chamberlain這種超級巨星尚且如此,普通球員的出行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NBA甚至還出現過球員坐馬車參賽的情況,當NBA與NBL在1949年合併時,來自NBL的希博伊根紅皮去紐約與尼克交鋒,那場比賽在晚上8點半進行,直到距離比賽開始僅剩半個小時的時間,希博伊根紅皮才抵達賽場,他們是坐著馬車來的,令紐約的球迷目瞪口呆。
現在NBA球隊在客場是非五星級酒店不住,通常有簽約酒店,抵達客場後直接入住。球隊客場行從教練到球員再到相關工作人員,一次至少要使用40個房間,一天就是兩萬美元左右的房費,一個賽季住宿費就要花百萬美元。
在當年,五星酒店對於NBA球員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們那時候都是住破破爛爛的旅館,」曾在塞爾提克效力的Jim Barnett說,「就是那種小旅館,而且沒有單間待遇,起碼兩人一間。屋里的床很短,你要是一名高個子,就要把行李箱放在床尾,在上面鋪毯子,這樣睡得能舒服點。」
能住上旅館房間還算不錯的,有時候球員連小旅館客房都睡不上,要到餐廳委屈一晚。「有一次,我們去客場打湖人,計畫是凌晨兩點到。我們原本訂了房間,但到達那里之後,被通知房間不夠了,」 Heinsohn回憶道,「球隊決定三個人一間房,我原本的室友是Karl ,曾經的全明星球員,但那次我被分到其他房間了,最後只剩下Karl ,已經沒有房間了,結果Karl 在餐廳臨時搭了一張床,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發現周圍都是吃自助餐的人。」
歷史的一大步
1950年10月31日,華盛頓國會賽季揭幕戰對壘羅切斯特皇家,前鋒Lloyd代表國會登場得到6分10籃板。雖然國會70-78輸給了皇家,但Lloyd卻被歷史銘記,他成為了首位在NBA正式比賽中出戰的黑人球員。這是一個里程碑,被稱為「Lloyd的一小步,歷史的一大步」。
在NBA初創期,種族歧視是美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職業體育界也廣泛存在黑白不合作的風氣。MLB(職棒大聯盟)率先打破壁壘,1947年4月15日,Jackie Robinson身穿42號球衣,作為先發一壘手代表布魯克林道奇上場,他成為MLB歷史首位黑人球員。
Robinson登上MLB賽場,是民權運動勝利的標誌之一。Robinson的經歷拍成了電影,他三次登上美國郵票,每年4月15日成為Jackie Robinson日,美國有色人種促進會推出了Jackie Robinson體育獎,表彰在體育界做出突出成就,對於追求社會公正、人權和社區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體育人,NBA方面Jordan和James曾獲得這個獎項。
Lloyd在NBA的登場,是NBA與種族歧視鬥爭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一步是何等的艱辛。Lloyd在小時候從來沒有白人同學,他甚至連與白人並肩而坐的機會都得不到,無論在學校還是賽場上,他總是遭到歧視和挑釁。即便在NBA打上比賽之後,Lloyd也經常在比賽中聽到噓聲甚至罵聲,隨隊去客場打球會遭到旅館拒絕。
堅韌的Lloyd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NBA立足,他為後來的黑人球員征戰NBA打開了一扇門。如今,黑人球員已經是NBA的主宰,而Lloyd是開創者。當Lloyd在2015年去世時,Earvin Johnson:「我們都應該感謝他,我們都虧欠他。」
結語:最艱苦歲月的籃球之光
那是NBA最艱苦的歲月,但正是因為有了NBA初創期打下的基礎,才有聯盟後來的蓬勃發展。前人栽樹後人乘涼,NBA先驅們在那個時代綻放出的籃球之光,照亮了後來者的前行之路,向他們致敬。
(警察說我帥)
相關閱讀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