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科MVP,在NBA夏季聯賽卻成了苦苦掙扎的角色球員,丁彥雨航感覺到了現實殘酷,卻愛上了這段過了今天沒明天的奮鬥歲月。能不能留在NBA,他還沒有答案,但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激發了鬥志,也找到了自己的夢想。
丁彥雨航坐在酒店的房間里,一個人靠著床頭擺弄著手機。拉斯維加斯的夜火闌珊,剛剛結束所有比賽的他,卻沒有任何去玩一玩,轉一轉的衝動。
此刻,他只願意窩在酒店里,哪也不想去。甚至連飯,都是身邊的助手代買。洗個澡,兩個漢堡進肚,疲憊感也就這麼向他襲來。
「來這四個月,感覺跟打了一個賽季一樣,真的挺累的,」CBA賽季結束,丁彥雨航就馬上來到了達拉斯,雖然期間回去一趟征戰全運會,但是過去的四個月里,他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美國,不停地進行訓練和比賽。身體和精神上,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
「現在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了。」
聽到中國媒體的安慰,小丁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興奮,他捋了捋被各路中國媒體調侃的亂發,說:「終於可以回國剪頭髮了是真的,但其實我現在的心里突然感覺空落落的。」
小丁從來都不介意說出大實話,只是這樣的坦率,依然讓人感到驚訝。
「你問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未來會發生什麼,我真不知道。何去何從,我也不知道。」
雖然小牛隊依然在和丁彥雨航的美方經紀人進行磋商,同時也有另外一支西區球隊明確表示對於他的興趣。可是直到這一個時間點,丁彥雨航對於自己的命運和未來全無把握。
中國媒體拋出了一個問題:「要走了,不管最後能不能留下,回看這四個月,最讓你懷念的是什麼?」
小丁想了一會兒,開口說,「就是這種過了今天沒明天,每天都當作是最後一天過的日子吧。」
01「來了之後,才知道現實殘酷」
就像一下子突然打回到了六七年前,在新秀里根本揪不出來。
四個月前,當丁彥雨航坐上飛機前往美國,他在腦子里給自己描繪了一副藍圖——NBA是他的夢想,來到美國之後,只要他夠努力就能抓住機會,在自己職業生涯最黃金的這一年好好拼一把,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在剛剛過去的CBA2016-17賽季,丁彥雨航當選了MVP ,他有自己的自信和堅定。
夢想總是很豐滿,但現實卻意外的骨感。
「說實話,來了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想像的那樣,現實真的很殘酷,」小丁說,「就像自己一下子突然打回到了六七年前,在新秀里根本揪不出來的感覺。」 2011年,18週歲的丁彥雨航首次代表山東隊出戰CBA,新秀賽季場均只有6.9分、1.9個籃板,用了六個賽季,他成長為聯盟的MVP,從一個揪不出來的新秀,變成了眾星捧月的領袖級別球員。
現在,來到夏季聯賽,他一切都要從零做起,更確切點說,他在NBA面臨的難處,要比6年前在CBA大得多,用他一位朋友的話來形容,「他這是從負數開始」。
「剛來的時候,說實話根本沒有人搭理我們。來到訓練館就一個球隊的工作人員過來打了個招呼。開始訓練,卻沒有訓練師,小丁就一個人在館里自己訓練和投籃,」小丁的助理David Li告訴中國媒體第一天來到達拉斯的情景。
這次小丁來小牛隊試訓,是小牛隊的總經理助理Tony Ronzone一手促成的。他曾經擔任過中國國家男籃的助理教練,也曾是很多CBA球隊的顧問,看中了丁彥雨航的潛質。不過,在小牛隊內部,有一個共識,「我們可以為你提供一個機會,可就是來訓練而已。」
這背後,其實有很多不宣於口的商業因素和對於中國市場開發的考量在里面。
Ronzone還說,「另外一個因素就是NBA主席Silver也說,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球員來到NBA。因此我們願意促成此事,就算是響應號召。」
所以,這一次的美國之旅,是對小丁以往表現的認可,但那所謂的中國背景更是其中大部分的原因。
這一點,小丁心知肚明。
「大家就覺得一個亞洲人來混的,開始對我態度很現實,可能覺得我是利用中國市場來鍍個金,」小丁說。他告訴自己,需要用更大的努力,去改變別人的想法,「他們不瞭解我,我就得用行動告訴他們,來這一趟,我是認真的。這種態度就算現在都是。」
第一天的不理不睬,卻在第二天就得到了改變。丁彥雨航用在自己積極的訓練成果,讓小牛隊主教練Carlisle和高層在籃球場的另外一端頻頻側目。第三天,Carlisle就已經帶著小丁一對一進行投籃訓練了。第四天,Carlisle更是叫上小丁一起吃飯聊天。
回想起最開始的那幾天,他仍然歷歷在目。「那幾天,我都把自己能練吐了,」 小丁說。
就在那頓飯上,Carlisle告訴小丁,他欣賞他的這股子韌勁。
只是光努力訓練還不夠。 來到夏季聯賽的人,努力是最基本的硬性指標,每個人都是來「搶飯碗」的。小牛隊要知道,除了努力之外,他還能做到什麼,能力和潛力在哪里?
小牛隊告訴小丁,他們需要讓他去打一個從來都沒有打過的位置——4號位(大前鋒)。
「我可以打1號,2號,3號,這我都打過。就是沒打過4號,」小丁說。所以小牛隊夏季聯賽的主教練告訴小丁他的這一安排時,小丁驚訝極了。「我可以打3,在國內也是打3,我沒有打過4 ,」他希望表達自己的意願,改變主教練的想法。
在NBA這個肌肉林立的世界里,小丁兩米左右的身高和91公斤的體重去打大前鋒的位置確實很吃虧,再加上這是一個丁彥雨航完全陌生的位置,一切對他非常不利。可是教練組告訴他,他的位置就是4號。他們希望利用小丁的速度,把他打造成如勇士隊德雷蒙德-格林般攻守兼備的內線球員。
「我知道來這就是跟人搶飯碗的。如果我說我不能做到,那我更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就逼著自己去適應,去打這個連訓練時都沒打過的位置,」小丁說。
夏季聯賽,小丁打了11場球,奧蘭多5場,拉斯維加斯6場比賽,他用這11場球,努力適應著新位置帶來的挑戰和變化。
一切並不容易,幾乎每場比賽下來,丁彥雨航的身上都會多幾條血印,讓身邊的人看了都心疼。
小丁不在乎,他說:「之前在奧蘭多上場時間比較多,剛開始是不適應比賽速度、攻防轉換和身體素質,這和想像中都不一樣。打多了,我覺得自己適應能力還比較強,我每天都在琢磨,不管場上場下,每天和教練溝通,學習NBA的打法,而且要更有信心,更奔放。」
也就是這11場球,丁彥雨航體會到NBA和CBA之間巨大的不同,尤其是角色與地位。在山東隊,圍繞著丁彥雨航的戰術就有5套左右。可是到了夏季聯賽,小丁非但不是戰術體系中一個重要角色,還要更多去幹髒活累活。
「場上我確實沒有那麼多機會,必須珍惜每一次機會,每一個籃板都要拼搶。每當投進一個球傳出一次助攻,這代表我在場上機會更多,」小丁說,「這對我是新的挑戰,為了獲得上場時間和信任,我必須這麼幹。」
11場比賽,加上其中不到10場的訓練。改變艱難,小丁現在反而開始適應了這個位置。儘管不佔優勢,但是他現在的第一想法就是儘量往籃下衝,之前在國內聯賽中不佔優勢的防守,也在這樣的鍛鍊下有了提高。
「有一場讓我打小前鋒了,可是我腦子里還是往籃下走呢。自己竟然開始適應4號位了,」小丁笑著說。
除了角色地位之外,丁彥雨航還碰到了很多讓人並不開心的場外因素。
比如他打奧蘭多聯賽時,中國媒體採訪了NBA數據專家、灰熊籃球運營副總裁霍林格,儘管他對丁彥雨航並不瞭解,甚至也沒看過他在CBA的比賽,但談到小丁,他的態度非常冷漠。其他幾位美國名記也多多少少將中國市場掛在嘴邊,對小丁的表現並不期待。
美國媒體的高高在上,小丁沒有與他們多接觸,也無所謂,但上場時間的多寡,卻讓他有著直觀的感覺。
在拉斯維加斯的第二場球,上半場,小丁打了5分鐘,表現不錯,也就是從那個時候,現場開始有球迷給他鼓掌加油,但在下半場,他就出場了兩次,每次打了兩分鐘。賽後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小丁也有點失落,「手都是涼的,就被拿下來了」。
到了第三場比賽,球迷開始呼喚他的名字,小牛隊卻減少了他的上場時間。小牛隊給出了解釋,「我們不希望全場的歡呼給他壓力」。不過,這樣的言論顯然不能服眾。
那兩天,丁彥雨航沒怎麼出房門,助理都很少跟他一起吃飯。身邊的人都勸他,「別那麼無私,該獨就得獨」,但小丁拒絕聽從朋友的建議,「我就是要打得聰明」。
也許正是因為他打得聰明,球迷越來越喜歡他,到了與塞爾提克的那場比賽,大半個球館的球迷都在呼喚丁彥雨航的名字,小牛隊夏季聯賽主教練邁克-溫納不得不順應民意,將小丁更多的放在場上。那場球,隊友沒有給小丁在合適的時機傳球,都會引來現場球迷的大批噓聲。
溫納告訴中國媒體,他從來沒有想到小丁可以做到這個地步。「如果你要我評價,我必須說這個孩子的進步讓我瞠目結舌。他每天每場比賽都在進步,給我驚喜。有幾場全場對他喊MVP,我真的一點也不驚訝。他每一秒鐘、每一分鐘的上場時間,都是自己掙來的。。」
那個晚上對於小丁格外具有意義的,他上了全美直播的賽後連線,被很多美國記者包圍採訪,所有的隊友都在更衣室里給他鼓勵。中國媒體專訪了NBATV記者塞古-史密斯,後者也對小丁不吝讚美之詞,「他有實力在NBA球隊輪換陣容中佔據一席之地,關鍵在於合適的時機,在於合適的球隊。但毫無疑問,丁彥雨航具有職業水準。」
也就在那個晚上,Ronzone的手機短信不停,每個人都在問,「我去!這個中國男孩到底是誰啊!」
「聽到全場的呼喊其實我特別感激他們。我是個要強的人,一方面我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另一方面,我真是希望我能多待在場上一會兒,就希望多待一會兒,」 小丁說。
獲得上場時間,儘量待在球場上,每一秒鐘、每一次跑動、每一次觸球、每一次出手,都對丁彥雨航格外重要。
小牛隊上下都喜歡丁彥雨航。主教練Carlisle甚至和小丁說,他很欣賞曾經在小牛隊打過球的易建聯,但他更喜歡小丁的性格——直接,開朗,願意主動交流,開得起玩笑,分分鐘就能讓自己融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之中。
庫班曾經告訴中國媒體,丁彥雨航自身所帶著的那個精神氣和不怕對抗、不服輸的勁頭讓他印象極為深刻。在美國人眼里,東方文化下的球員多少都有一些害羞和內斂。但是他們眼中的丁彥雨航則完全相反,「這個球員主動,目標明確,願意做出改變。這是非常難得的。」
球員們也喜歡這個大男孩。他們甚至為了遷就小丁的英語能力,而在跟他說話的時候做到特別的「字正腔圓」,幾個黑人球員還要改變多年來說話有些含混又快速的習慣,一個個都慢條斯理起來。就是因為他們願意多和這個也願意跟他們交朋友的中國男孩有更多的交流。
可是,丁彥雨航卻說他不是那樣的人。
「我其實性格挺內向的。沒辦法,但是我來這里有自己的目標,我要為留在NBA獲得一份合同,我知道,如果融入不了這里的環境,就很難立足,包括和隊友教練溝通。」
剛來隊里的時候,有個小牛隊管理層的人會總是跟他開玩笑,有些話是小丁以前不太會去做玩笑來處理的。可是小丁依然能夠打開心房,侃侃而談。「後來他們跟我說,那些全都是在試探我的性格。我告訴自己,為了留下,為了得到他們的肯定和那紙合同,我怎麼去改變自己,適應他們都可以。」
英語上的障礙還是多少影響了小丁和他人的交流。這也讓他自己深深明白到,要打破桎梏,拿到自己想要的飯碗,實際上要做的事情還太多太多。
「因為英語不好鬧了很多笑話。在更衣室里,由於不能讓翻譯進去,所以我要全程都靠自己去聽。不管人家說什麼我就先點頭,事後在仔細回憶他說了什麼。我覺得在場上聽戰術,還是有點底子的。可是私下里就很費勁。只能聽懂三分之一。」
小丁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還是要逼自己一把。
「我實在聽不懂的才會給翻譯一個眼神。多數情況下,我告訴他我不讓他在我旁邊站著,或者提示我。我必須什麼都自己去聽,去說,實在不行,我就跟別人說,你再說一遍。總之,我不能因為有了翻譯就依賴他。不然我就白來了。」他說。
助理David Li英文很不錯,在美國期間也一直陪伴小丁。當年他學英語的時候也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即便如此,小丁那種張得開嘴的勇氣也讓他很驚訝。「小丁這一點我也是服了。可能就會一百個單詞,或者這兩天就學了幾個單詞,但是他在對話中想方設法都給你用上,都給你說出來。」
在賽前熱身或者是場邊的板凳上,你經常能見到小丁跟各個隊友神侃海聊,一個個勾肩搭背,十分親熱,而那正是小丁在用那一百個單詞量在熱烈的交談呢。
7月4號是美國的國慶日,小牛隊全體球員都跑到了奧蘭多酒店的露台上,去看煙火。之後,他跟採訪他的記者說,他很適應這里的環境和文化,跟大家一起看煙火的心情也十分不錯。後來,他對中國媒體說出了心里話,當時他的內心深處正做著調整,甚至是掙扎。「那只是個說辭而已,在一個新環境中,你不可能在國內那麼自在,包括語言不通,但是,還是為了目標,還是能融入進來,我真的什麼都能改變。」
那天的煙花,小丁說很絢爛,很好看。不過,在難得的屬於自己的時間里,他寧願和自己的助手開車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不需要一定要融入進去的環境里,釋放自己的心和情緒。
小丁身邊的人告訴中國媒體:「他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開車到達拉斯的居民區去看看那里的建築,他看到了一處漂亮的房子,就會在門口停一會兒,然後繼續去看其它的房子。如果看到了有水,有河的地方,他也會到旁邊去走一走。那就是他在這里最大的放鬆了。」
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丁彥雨航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夏季聯賽半決賽,小牛輸給了湖人,「湖人隊里的波爾到底有多大?」得知對方才19歲,小丁眼睛瞪得老大,並連連感嘆,「他簡直太強悍了。」
在小丁眼里,這一趟美國之行之前,他雄心壯志,來到這里之後,遇到了各種挑戰,其實還有很多遺憾,用他的話說,「打了一圈,連自己百分之五十的水平還沒發揮出來呢」。
但他也看到了這個夢想中的聯盟實力有多強大。
「比你好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特別是來到美國,看到這些人的天賦和身體條件很好,能來這里打球就是一種提高和開闊眼界,」小丁說,他來美國之後所受到的衝擊始料未及,兩國球員水平的差距,訓練水平的差距,籃球理念和意識的差距,他都知道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只有親身體驗了,才知道鴻溝有多深。
他甚至「嘲笑」自己初來乍到時輕鬆心態,以及那幅美妙的藍圖。
「說實話,在這里才發現干每一件事情都難,每一個東西都是不通,不順暢的。可以說困難發生在每一天,每一件事情上面。再加上自己身上還有很多不足和差距。可是這卻反而激發了我的鬥志。」
小丁說,在那些難題之後,他卻反而看到了更多層面的自己。那個不願意追求安逸的自己,那個寧願過著有今天沒明天,也要跟夢想死磕的自己。他說:「我不逼著自己,就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極限,我覺得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每天困難不斷,更能激發出我的潛能。就在這四個月,我每天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就做好自己,也不去想明天發生什麼。」
在奧蘭多的時候,小牛隊曾經帶著這些球員前往Vince Carter的家里去做客和訓練。Carter的家里有著全世界最全和最尖端的籃球訓練儀器和體能以及相關的恢復儀器,另外還有著大型的室內室外籃球場地。全籃球圈的人都知道Carter能在41歲的「高齡「仍然提高或者保持良好的狀態,都是有賴於自己的這個「秘密基地」。
參觀這一切,讓小丁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從那里出來後,他指著Carter的豪宅,告訴身邊的人,「這就是我的夢想,這就是為什麼我會來這兒的原因。」
相關閱讀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