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ESPN記者Woj報導,卡特和老鷹簽訂一年240萬的老將底薪合同。
西Kobe東AI南McGrady北卡,如今只有卡特還在NBA賽場上戰鬥。卡特曾是NBA第一“飛行家”,但無情的傷病損壞了他的“翅膀”。卡特改變自己的打法,適應身體的變化,成為了NBA的常青樹,華麗炫酷與平凡中見偉大,構成了卡特的職業生涯。
學生時代的卡特,已經是飛破蒼穹的存在了。當我們在高中啃書本的時候,卡特已經罰球線起跳灌籃了。
還沒進入NBA的卡特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那些灌籃動作,一些身體天賦出眾的球員也能做,但卡特做出來最好看,這就是扣將與灌籃藝術家的差別。
北卡出品必然會飛,卡特是喬丹之後最棒的空中飛人,單論灌籃的水平,卡特勝喬丹一籌,這是即便喬丹鐵桿球迷也是承認的。
卡特1998年“飛到”多倫多,那里有他的表弟,1997年進入NBA的McGrady,他們原本有機會成為暴龍的喬丹與Pippen。然而,正如卡特的一位親友說的那樣,親戚之間的嫉妒往往更大。
初入聯盟的卡特如UFO降臨地球一般令人瞠目結舌,原來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人這樣玩籃球。喬丹的動作很藝術,Wilkins的動作很勁爆,而卡特則是兩位傳奇的合體。卡特的那些震撼級灌籃想必大家已經看過很多,不妨瞧一瞧這個上籃,他真能讓時間瞬間靜止。
注意一下Garnett的表情,那就是“哥看到個外星人”的狀態,“半人半神”真不是浪得虛名。
卡特並非只會那些華麗的動作,他的進攻基本功相當紮實,得分手段堪稱萬花筒。2001年東區半決賽,卡特大戰Iverson,單場狂砍50分,那是最熱血的時代最熱血的對決。
西Kobe東AI南McGrady北卡,天下四絕,鮮衣怒馬風華正茂,不知道比如今的第一分衛要高出多少。
地心引力都難以讓卡特降落,但傷病能。正當卡特進入競技狀態巔峰時,“起跳膝”(髕骨肌腱炎)找上門來,這是典型的跳躍者傷病,簡單說當你飛身而起,滯空時間越長,落地時膝蓋承受的壓力越大,就越容易出現“起跳膝”的問題。
膝蓋、腳踝、肩膀,一系列問題在卡特身上出現,他的運動能力開始滑坡,無法像以前那樣總是飛在籃筐上方打球了,這令他的數據逐年降低,從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籃球偶像,淪落到病秧子易碎品,職業生涯前景一片昏暗。
在卡特最困難的時刻,遇到了幫助他拯救職業生涯的人,這個人就是小牛主教練Carlisle。Carlisle對卡特提出了要求,正確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做自己現在最擅長的事情。於是,關於一位老將的改造工程正式開始了。
Carlisle將卡特改造成接球投籃型球員,專門為他設計了戰術,弱側移動拉開空間,等待隊友突破分球然後一擊致命,至於那些強行突破花式上籃之類的東西,能不玩就不玩了。
在Carlisle手下,卡特還深度挖掘了背打技能,他增加的體重恰好成為了低位碾壓對手的力量之源,Carlisle對於卡特的改變真的是量體裁衣。
更令人驚訝的是,卡特竟然在職業生涯末期開發出了防守能力,他即便在巔峰期都不是一位優秀的防守者,而在小牛打球時,防守態度和技術足以讓眼神帝們淚流滿面。
Carlisle的教導幫助卡特迎來職業生涯新生,而卡特主動配合,對教練的要求積極做出回應,展示了一位熱愛籃球的老將高貴的職業素養。拋棄當年華麗的打法,成為一名輔助性角色球員,進攻端球權有限,防守端還要賣力跟住對手,對於曾經的巨頭級球星來說,這樣的轉變是非常困難的,但卡特做到了。“如果我依舊那麼自我,不思改變的話,我的職業生涯早就結束了,我必須要讓自己適應新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繼續活躍在NBA賽場上,”卡特說。
卡特並非沒有機會去海外打球賺大錢,比如來CBA淘金,但卡特認為自己屬於NBA,事實證明他確實可以,比如對湖人一戰半場三分球5中5。
卡特生於1977年,Kobe是1978年。如今Kobe早已在2016年退役,而卡特仍將出戰2018-19賽季。與拼到跟腱斷裂的Kobe相比,卡特更變通,他不和自己的身體較勁。
與McGrady相比,卡特更努力,訓練更刻苦,更能為了籃球放下巨星的架子。要知道,1979年出生的McGrady,已經退役5年了。
與Iverson相比,卡特更平和,也許少了一些鋒芒,但他更懂得取捨,更職業。
卡特不像Kobe那樣壯烈,不像McGrady那樣悲情,不像Iverson那樣整個職業生涯困在孤膽英雄的圍城中。卡特更聰明地與時間賽跑,他願意捨棄一些東西,也因此得到一些東西,在取捨之間,41歲的卡特成為昔日四大天王中唯一還在聯盟戰鬥的。卡特職業生涯並不完美,但他一直在努力。
“我很難想像不再打球是怎樣的情況,因為我仍熱愛比賽,我還有強烈的比賽慾望,”卡特說,“當你打了12到15年之後,你接下來所做的都是出於對比賽的熱愛,我現在就是這樣。我希望球迷們能夠記住那個熱愛比賽的卡特,而不是灌籃王卡特。”
因為熱愛所以努力,當Kobe離開青春散場,我們還有卡特可以追憶那些飛揚的美好年華,謝謝你,老兵。
相關閱讀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