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出手,稍短,在全場球迷注視的目光中,Kobe Bryant比賽的第一次出手沒有命中。
他的呼吸不那麼均勻,動作也有點僵硬,見慣了風浪的Kobe竟然也會緊張,內心對這場比賽的重視與現場上萬名球迷的期待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眼前的24號前五投全失,首節比賽已經過半,難道這注定不是屬於他的夜晚?球迷開始嘆氣,遺憾瀰漫在燈光璀璨的斯台普斯球館。
他還是來了,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不管前面多鐵,你要有信心投下去。一記大帽點燃全隊的氣勢,Kobe持球直殺籃下,虛晃後接超高難度的跳投,在第一節還剩5分18秒的時候,Kobe Bryant命中了全場比賽的第一個進球。
他的身體開始熱了起來,罰球線跳投,接球直接出手,隨後的五投無一失手。
面對身高力量都好於自己的Hayward的防守,Kobe護好了球,對抗,後仰,教科書般的單打,一氣呵成。
Kobe,在人叢中跳起出手,籃球應聲入網,這是他個人的第45分,斯台普斯球館的驚嘆聲猶如滔天的巨浪,綿綿不絕。
還是面對Hayward的防守,Kobe Bryant一展平生所學給自己的小迷弟授課。背身,觀察球場的動向,轉身加速抹向籃下,假動作晃過補防的Gobert的封蓋。這簡單的2分,是Kobe紮實的基本功的速寫,隱藏在背後的是千百次打磨與錘煉。
一切都回來了,Kobe Bryant強硬的倚著Booker,高高的拋投打板,51分。
此時的Kobe Bryant已經感覺不到疲憊,亢奮的狀態讓他突破了身體的極限。他從人縫中鑽過,標誌性的後仰跳投,53分。
Kobe的狀態跟隨現場的氛圍到達了頂峰,他進入了曼巴吐信式的屠戮模式,停不下來了。迎著防守人,抬手一記三分命中,56分。
15分的分差不復存在,Kobe Bryant率隊扳回了局勢。球迷們坐不住了,紛紛起立,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得自己足夠心懷敬畏。
全場最後的38秒,Kobe利用擋拆,大幅度變向晃過Hayward,在集大成的位置,Kobe Bryant命中了個人的第58分,幫助湖人反超了比分,也完成了他最後一個運動戰進球。
比賽最後,Kobe Bryant站上了罰球線。他望向籃筐命中了第一記罰球,59分。掌聲、歡呼聲、助威聲、MVP的吶喊聲交融在一起,奏響了最蕩氣迴腸的旋律。比賽還沒有結束,Kobe儘量不被場外的聲音干擾,穩了穩情緒,罰中了第二記罰球,空氣凝固,時間停格,60分。
這是38歲的Kobe Bryant,準確的說,是38歲的Kobe生涯最後一場比賽的姿態。
二十年的史詩大幕,最終落下。汗如雨下的Kobe Bryant站在球場中央,他聆聽著球迷們的表白,也盡力隱藏起內心的澎湃,試圖用平和的狀態去向現場數萬人告別。
於是,一個揮手,一聲Mamba Out,成為了Kobe Bryant留在賽場之上最後的溫柔。
在那個夜晚真正來臨之前,我都無法想像一個即將退役的老將可以以60分的方式退場。你說爵士留力也好,Kobe上帝附體也罷,但在告別戰中的每一分都是這個男人實打實打進去的。我看得到在無數個體力即將衰竭的關口,Kobe咬了咬牙,硬是挺了下來。
那一刻,我感覺不到這將是傳奇的終點,這彷彿傳奇正盛。
一幕幕的畫面恍如昨日,無論重看多少次都會讓人激動的血脈噴張,可事實上,距離Kobe退役——2016年4月14日,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
兩年的時間,Kobe變得不同了。他成為了商人,在紐交所西裝革履談笑風生,建立起規模上億的風險投資基金,轉戰科技、媒體以及數據等領域。他也長胖了,胸圍與腰圍大幅度的增長。
但他卻沒有真正離開籃球,總有些時刻提醒著我們Kobe與籃球緊密的聯繫:
洛杉磯當地時間2016年8月24日,洛杉磯市政委員會將宣佈將這一天命名為Kobe Bryant日;2017年4月14日,從那以後的每年這一天都被稱為Mamba Day;同年的12月19日,Kobe Bryant的8號與24號球衣同時退役;
而就在一個月前,Kobe Bryant與動畫師格蘭-基恩合作的短片《親愛的籃球》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
點點滴滴都與籃球息息相關,只是他在賽場上奔跑的最後姿態卻永遠地定格在了那場與爵士的永恆經典之中。相信會有很多人經常回看這場比賽,這並非在無端的懷舊,而是找尋其中蘊藏的細節。調整、耐心、堅韌、自信,這是告別戰中Kobe Bryant留下的財富,遠比一場得分盛宴更有意義。
一路坎坷波折到終迎春天,這又何嘗不是Kobe Bryant二十年職業生涯的寫照?
1997年,Kobe Bryant19歲。他橫空出世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灌籃大賽冠軍,也正是那一年,西區半決賽與爵士的第五場最後的追分時刻,Kobe頂著漫天的噓聲連續投出幾次三不沾。他是湖人後衛線上的第三選擇,卻敢於在生涯的第一年去掌握球隊命運。
他就是96一代的鏡子,折射出那代人的自信甚至自負的勃勃野心。
2000年,Kobe Bryant 22歲。與遛馬總冠軍賽第四場,在歐尼爾犯滿離場的絕境下,Kobe拖著扭傷的腳踝下半場獨攬22分,並在加時賽投中決定比賽的一球。幾年的磨礪與修煉,Kobe再不是當初那個關鍵時刻沒有把握的菜鳥,他用新世紀的第一冠率先站在時代的前沿,成為了風光無限的明日之星。
2003年,Kobe Bryant25歲。職業生涯正處在上升勢頭的Kobe遭遇了「鷹郡事件」的重大打擊,他的聲譽跌到了冰點。他得不到禪師和鯊魚的支持,彼此間的嫌隙逐漸加深。唯獨Vanessa選擇了諒解,陪在他的身邊一起撐過了最煎熬的時光。
2006年,Kobe Bryant28歲。那個賽季他貢獻了最瘋狂的得分表演,三節斬獲比對手全隊得分都高的62分;對陣多倫多暴龍的81分神蹟;連續4場比賽得分超過45分;單月場均得分高達43.4分……整個賽季,他每場出戰41分鐘,場均交出35.4分5.3個籃板4.5次助攻是,當之無愧的孤膽顫神,然而球隊的成績始終沒有突破。
賽季結束他換掉了陪伴他十年的8號球衣,全新的24號象徵著——每天的24個小時和每次進攻回合的24秒,他要做的就是珍惜每分每秒,全力以赴。
2009年,Kobe Bryant31歲。湖人戰勝魔術,他收穫了做為絕對領袖後的第一個冠軍,這對他的意義比三連冠更加重要。一年之後,他的湖人重逢塞爾提克。他遭遇了兩個阿倫和皮爾斯的瘋狂撕咬,但他無所畏懼,他用相同的方式撕咬他們,報了兩年前敗北北岸花園的一劍之仇,昂著頭離開球場。
2013年,Kobe Bryant35歲。為了完成傑里-巴斯臨終前自己對其許下的承諾,幾年來遭遇到傷病頻繁的侵蝕的Kobe又把自己當成不知疲憊的少年,忘我的去完成每一場戰役,直至在與勇士的比賽中跟腱斷裂。
Kobe Bryant忍著疼痛完成了罰球,他不知道他的生涯還有沒有下一場比賽。在跟腱斷裂之前7場比賽里,他交出28.9分7.3籃板8.4助攻,場均出場時間達到了45.6分鐘,他用自己身體與未來的職業生涯做炮彈,炸開了湖人通往季後賽的大門。
2015年,Kobe Bryant37歲。他在與灰狼的比賽中得到26分,超越了邁克爾-喬丹,成為NBA歷史得分榜第三位。但此時的湖人已經猶如坍塌的廢墟,不再有王朝的尊嚴與驕傲,Kobe的生涯命中率第一次跌破四成,他淪為了人們口中影響球隊發展的毒瘤,默默消化外界的聲音。
其實,直至退役那天,二十年年匆匆而過,Kobe的生涯或者生活從未一帆風順過。
他是外界口中的當初囂張,盲目自信的少年;他被人詬病心胸狹窄,容不得鯊魚的位置;他被人稱為球霸過,自負的崇尚著個人英雄主義。他在學習,調整,轉變,他等到了值得信賴的隊友,開始減少一個人悶頭單干,為隊友創造更多機會,真正的像領袖一樣調動隊友的進攻。
年輕時他也曾花心、輕浮,但愛人的陪伴讓他漸漸懂得了家庭的重要,這才有了今天稱之為模範老公與父親的Kobe與他令人豔羨的家庭。
這些有外界的誤讀,也有他實質上做出的改變。但唯一永恆的是,有著驚人的天賦的Kobe Bryant卻仍然付出了遠比資質平庸之輩更多的努力。
這所有的一切都寫進了他生涯最後那場三個小時的比賽里,當談論Kobe Bryant的退役時,我們的焦點永遠不該只停留在那火熱的手感和對青春流逝的無盡感概,而是在逆境中、困難前,我們應該相信什麼,堅持什麼,做到什麼。
可惜,不會再有第二個Kobe Bryant。那抽象卻生動地曼巴精神,就永遠的留在了賽場的角落里,等待著後人的學習。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