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5勝15負的小牛,雷霆在週六的慘敗中只投出了37%的命中率,這又是一場全隊找不到籃筐在哪兒的比賽。
「那些都是空位,我們需要命中投籃,」Russell Westbrook說,「但就是投丟了。」
迷失籃筐的方向,並不斷髮出「哐當」聲的雷霆已經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考慮到球隊天賦,他們的狀態最終還是會回暖的,但雷霆的問題遠比球迷們在表面看到的大。
8勝11負的開局,連續以相同的方式輸球,這只讓人們看到了雷霆進攻端的糟糕,問題背後的真相卻被逐漸忽略——他們越來越沉迷於中距離投籃了。
「Westbrook通常能在擋拆後迅速反應,面對換防球員的收縮,在15-17英呎的位置得到良好的投籃機會,這對他來說很簡單,」主教練Billy Donovan說,「如果路線比較順暢,Paul George有時也能這樣做,Carmelo Anthony一樣如此。
雖然這不是單純的一對一單打,畢竟還有三巨頭之外的一位球員參與,可是這個過程也太過草率,隨隨便便一個錯位便著急出手。
Donovan也曾提及,一些球隊試圖讓雷霆掉進陷阱,面對擋拆內線堅決收縮籃下,或直接換防造成錯位假象,這樣雷霆就會大概率做出糟糕的投籃選擇,然後他們只用看Westbrook、 George、Anthony魯莽的打鐵就行了,於是這時的擋拆變成了無用功,實質是回到了低效的單打。
雷霆在「單打出手+一次傳球後出手」的佔比領銜全聯盟,進攻效率卻只排在NBA第17。
最簡單的說法,他們的進攻效率低於平均水準,可上面的做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能長時間「保持」低效也是十分罕見的。雷霆在單打中的造犯規率排在聯盟倒數第五,這也是Donovan在對陣小牛的比賽時依舊大量使用中距離的理由。
他這樣說:「當你沒有能力站上罰球線,也沒辦法命中一連串三分,有時那些長距離兩分或許會讓比賽找到另一種方式。」
但一切都是有利有弊,長2分是性價比最低的投籃,不僅得分比3分少,防守者幾乎也不會主動犯規。這並不是巧合,這場比賽雷霆幾乎沒有走上罰球線的同時,油漆區僅僅出手16次。
他們一直在進行跳投,好像也只有這個。
雷霆嘗試中距離跳投的次數比其他任何球隊都要多,與當今聯盟的「三分+籃下」趨勢逆流而行,這還不止,「倒退」的速度好像不僅僅是幾年前了。
Westbrook場均5.5次中投,聯盟第5,命中率是慘淡的28%;Anthony是6次,聯盟第3,命中率42%; George4次,但是命中率只有32%。
Donovan嘗試用球員的過去來證明此類投籃的正確性。
Donovan說:「我覺得沒問題,因為他們已經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證明過了……你可以去看看,在中距離的位置,如果機會很好,他們的表現真的很出色,你們可以好好的看一看。」
但問題是:很多投籃看起來都不是好機會啊,然後進攻就更加糟糕了,歷史數據甚至也可以證明。
Westbrook去年的中距離命中率是39%,每次出手得到0.78分(偶爾犯規使這個數字稍高),Anthony和 George的命中率分別是46%和45%。
但是,想依靠中距離取得成功?結果是相對的。
放大來看陣地進攻的情況,芝加哥公牛是聯盟最差,每回合平均只能得到0.84分,雷霆這項數據是0.91,聯盟第26。
一些適當的中距離出手是必要的:如對面的防守不當,漏掉了空位;或是射手在三分線外的表現不佳,需要中距離找找手感。
然而,沒有理由讓它成為進攻的主要手段。三巨頭組隊的優勢在於,他們不再需要因為承擔太多的責任,從而出手一些醜陋的投籃。負擔變少,意味著效率不再低下,而不是說把所有出手都變成一種方式,理想的結果遠非如此。
如果一定要把中距離投籃看得十分重要,那請確保至少投籃選擇是合理的。
相關閱讀
場均不到6分卻4年8100萬續約,雷霆是害怕再次出現哈登事件?還是再次的無腦操作? 年薪僅330萬!場均12+6,威少原以為是來當輔助,越打越好成為球隊核心! 年薪330萬!場均12+6,原以為來當配角,結果硬生生打成核心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