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姚明速度慢?
其實姚明的選秀報告中就明顯提出:姚明是罕見的2米20以上身高大個子里奔跑速度極快的類型,而且腳步靈活,體測彈跳高度有60cm,在內線球員中,算得上優秀。最可怕的是,他還有不錯的運球能力,當時的選秀報告稱:姚明在罰球線內左右手都可以進行兩次以上運球,這對對手的防守將是摧毀性的。他新秀賽季,面對Tim Duncan+David Robinson的馬刺雙塔,就砍下了27分18籃板,你想想一下,巔峰Duncan的防守能力是什麼樣子的?菜鳥姚明能在他和他的老大哥頭上撒野。
典型案例,姚明背後運球一條龍快攻暴扣、姚明夢幻腳步連續晃飛兩人上反籃得手。在後來增重成重型內線的時候,姚明依舊可以從三分線外運球變向突破隔扣對手。他的身體協調性、球感,都是七尺長人中罕見的。只是成為重型內線之後,就不再需要用靈巧和速度打球了而已,因為背身碾進去轉身勾手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姚明身體素質上欠缺的,只是橫移速度比較慢,臂展比較短,絕對速度、敏捷性、甚至彈跳都不差。
2、Steve Nash只會傳球?
這就是個天大的誤會,許多球迷喜歡看高光集錦,就以為Steve Nash只是個傳球手,只會帶動隊友得分,實際上,Nash可以說是 Curry的初代版本,他之所以能夠用傳球帶動球隊,主要是因為他個人強大攻擊力帶來的威懾力,導致對手無時無刻不對他進行包夾。
Nash的運球能力當時堪稱天下第一第二的水平,別看他身體瘦弱,但穿梭於肌肉叢林,從來都是游刃有餘,他的“同手同腳”突破也是當時一絕,雖然跳不高,但總能找到時間差得分。他的遠射更是恐怖,雖然不像 Curry這般無解,但他的強投能力更強,他能歪在空中,躺在半空,隨手就扔,命中率還相當不錯。在季後賽中,Nash也是能夠轟下單場48分的得分機器。
3、德國司機“軟”?
這個純屬以訛傳訛,因為打法的問題,Dirk Nowitzki早年常常被人叫做“軟蛋”,那也是由於早年的NBA不理解,為何一個七尺長人會以外線進攻為主。實際上,打法和“軟硬”並沒有關係。大家可以去看早年的錄像,特別是Dirk Nowitzki17歲在耐克巔峰賽上的表現,他狂轟40多分15+籃板,對手是Lewis等一干美國人,全部被他打爆,而他當時的打法非常奇葩,並沒有太多的投籃,而是像一個小前鋒一樣持球強行沖擊內線,不斷想要隔人暴扣,不知道還以為那是Griffin呢。當Dirk進入NBA之後,他的外線持球投射練了出來,加上七尺長人中可怕的速度和運球能力,年輕的Dirk打法非常奇葩,經常不用控衛傳球,自己一個人運球過半場,一個CROSSOVER抬手就是急停跳投,要么直接運球沖向籃下,全是外線打法,但效率奇高。2002年季後賽,面對巔峰Garnett。Nowitzki 3場場均33.3分+15.6個籃板,命中率達到53.4%。而對面Garnett場均24分18.7籃板,命中率只有42.7%。Dirk輕鬆擊敗了巔峰狼王。
再看德佬2010年老化之後,還練成了背身單打金雞獨立後仰跳投這樣的絕學,從此單挑無敵,2010年季後賽,小牛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強勢逆襲,擊潰拓荒者,橫掃湖人,血戰雷霆三少,掀翻熱火三巨頭。其間德佬多次臨危不亂,在第四節落後15分的情況下,以一人之力反撲,神擋殺神,多次創造奇蹟,甚至絕殺對手,他面對雷霆三少砍下48分,和發著高燒突破絕殺熱火,已經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如果說Dirk“軟”,那麼史上就沒有硬漢了。
(著名中鋒赤木剛憲)
來源:網路